深圳文锦渡检验检疫局借力“无纸化”新模式
发布日期:2017年05月11日

央广网深圳5月10日消息(记者杨振 通讯员谭彦彩)2017年来,深圳文锦渡检验检疫局积极响应李克强总理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号召,使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通信等信息化手段与检验检疫业务深度融合,打通了出入境货物报检、查验和放行等环节的瓶颈,不仅实现了报检数据化、查验智能化和放行电子化,还构建了集约化、高效化、透明化的检验检疫新模式,使深圳文锦渡口岸正式迈入“互联网+检验检疫”时代,即提升了口岸检验检疫监管效能,又大大提高了企业通关效率。
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检验检疫无纸化对我们报检企业帮助实在太大了,以前我们三、四个报检人员轮流跑检验检疫部门,高峰时一天要往返上百次,一天下来腿都跑软了。现在一个人在电脑前点点鼠标就能搞定,不仅简化了报检手续,而且随时能掌握每批货物的检验检疫流程节点,帮我们大大节约了报检时间和通关成本。”久通科技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的报检员刘小姐不无感慨地说。
为贯彻国务院大通关建设工作要求,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统一部署,今年2月28日起,深圳文锦渡检验检疫局率先在文锦渡口岸全面推行检验检疫无纸化。企业完成数据申报后,通过全国检验检疫无纸化系统直接发送报检随附单据资料信息,检验检疫机构间的检务部门和施检部门可以同时进行审核,实现了报检单据资料在企业与各检验检疫机构、部门间的无缝对接。企业可以即时通过申报端获取电子通关或转单信息,并直接办理通关放行手续,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检验检疫通关效率,得到了广大进出口企业的积极响应。无纸化在文锦渡口岸推行首月,就有1600余家进出口企业办理了无纸化备案。经测算,全国检验检疫无纸化系统可为每批货物平均节省4-5小时作业时间,每批货物可为企业节约耗材、人工、交通、代理、仓储费等各类成本100-200元。截止目前文锦渡口岸已累计实现无纸化报检1.78万批次,无纸化报检覆盖率达93.7%,累计节约企业成本200多万元。
由“车等人”到“人等车”
文锦渡口岸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对外开放,是改革开放前深圳仅有的两个陆路口岸之一。由于建设时间早,口岸场地狭小,硬件设施非常有限,但文锦渡口岸又是内地供港鲜活商品指定口岸和深圳地区进口水果的主要通道,口岸硬件条件的限制,导致了口岸查验过程中“车等人”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文锦渡检验检疫局大胆创新,运用“图像智能识别”“大数据”等先进信息技术手段,进一步整合进口水果业务流程所有系统,自主研发了智能查验功能。通过传感器自动采集车辆入境状态信息,实时与报检数据比对,即时确定查验部门和查验类别。生成查验信息后,通过入境通道的LED屏引导司机到相应查验场地接受检查,并提醒工作人员做好查验准备,实现了由“车等人”向“人等车”的转变。“原来货车司机为了争抢查车位,车开的横冲直撞,我们的人员走在口岸内整天提心吊胆。实施查验智能化之后,哪部车需要卸货查验,哪部车需要开柜查验,在LED屏上一目了然,司机根据指引选择停靠待检区、查验区或扣箱区,不仅有效避免了口岸堵塞,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泛亚环球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的庄经理讲出了所有企业的心声。
e证书让货物流转更高效
“在推行e证书之前,由于不知道证书具体什么时候可以领取,每天都要跑几趟到检验检疫部门询问。如果货物要赶着上架销售,还要派专人盯着。证书拿到了,邮寄也是个问题,万一丢失麻烦就大了。e证书来了,前面说有问题一下子都解决了。”天成食品有限公司的蔡经理所讲的是文锦渡检验检疫局推行“互联网+检验检疫”另一重要举措——e证书。
为了进一步提高货物检验检疫通关效率,自2016年6月1日起,该局对出具的《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卫生证书》等全面推行电子化。所有证书一经签发,企业可即刻通过注册手机收到短信提示,证书信息通过互联网供企业随时随地查询,免去往返查询、领证、邮寄等环节,平均为企业节约2-3天等待时间。e证书的推行不仅有助于提高通关便利化水平,降低企业运营成本,而且经销商可随时在网上验证证书真伪,克服了以往证书验证难的缺点,有效杜绝了假证书。截止目前该局共签发e证书1.25万份,累计为企业节约时长4万多个小时。
近年来,深圳文锦渡检验检疫局紧紧围绕建设智慧口岸这一工作重心,将互联网与检验检疫进行跨界融合,很好的解决了“放得快”和“管得住”之间的矛盾,不断让自身“简一点”、“快一点”,让企业更加“省一点”、“赚一点”,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进出口企业的纷纷点赞。